2018-12-21

北京大学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实施方案

(2018年12月11日北京大学十三届党委第42次常委会审议通过)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培育、打造新时代党建和业务双融合、双促进的中坚骨干力量,根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结合中组部、教育部党组《高校党建工作重点任务》以及《关于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的实施意见》(教党〔2018〕26号)的有关要求,现就北京大学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方案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重要意义

高校教师党支部是党在高校以专任教师党员为主的基层组织,是教育管理监督服务教师党员的基本单位,是党团结和联系广大师生的桥梁纽带,是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高校基层的战斗堡垒,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重要支撑。教师党支部书记的个人思想政治素质、党性修养、服务意识以及党务工作和教学科研能力水平,直接影响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直接影响教师党支部和教师党员的作用发挥。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就是要把符合条件的学科专业带头人培养选拔为教师党支部书记,把有条件的教师党支部书记培养成学科专业带头人,全面提高教师党支部书记队伍整体素质,更好地发挥教师党支部组织教育管理党员和宣传引导凝聚师生的主体作用,实现基层党建工作与教学科研双促进双提高。这对于加强新形势下教师党支部建设,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夯实党在高校的执政基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凝聚优秀人才,形成工作合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促进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目标原则

为使党支部主体作用有效发挥、党支部书记“头雁效应”有力彰显,“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加强新形势下教师党支部建设,夯实党在高校的执政基础。通过建立健全教师党支部书记选拔任用、培养培训、作用发挥、激励保障、管理监督等机制,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党支部书记队伍,以党建工作引领教学科研,以教学科研成效检验党建工作水平,实现基层党建工作与教学科研双促进双提高。

三、主要内容

(一)建立健全选拔任用机制

1.坚持任用标准。“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须有2年以上党龄,应为优秀教师党员,熟悉和热爱基层党建工作,具有较好的号召力和带动性;应为所在单位学术带头人(一般指学科或方向负责人、专业或方向负责人、课程负责人、教学科研团队负责人等),原则上要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博士学位,应符合“双高双强”标准:(1)政治素质高,理想信念坚定,自觉强化“四个意识”,积极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部署,旗帜鲜明讲政治,坚持立德树人;(2)师生威信高,能够团结带领党员师生做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工作,服务意识强,得到党员师生普遍信任;(3)党务工作能力强,熟悉党建工作业务,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和群众工作,所在支部或个人曾获得党内表彰奖励;(4)教学科研能力强,在教育教学、学术研究、实践应用等方面业务能力突出,有教学科研成果奖励。

2.明确选任方式。学校党委将在每年9月启动基层党支部换届工作的同时,明确要求基层党组织对于到期换届党支部,按照“双带头人”标准选配书记。力争用三年时间使教师支部书记普遍成为“双带头人”。各基层党支部、院系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下同)参照任用标准推荐“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初步人选,教师党支部书记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由支部委员会或党员大会选举产生。对新成立或党员流动性较强的教师党支部,以及暂时没有符合“双带头人”条件的教师党支部,支部书记人选可由上一级党组织从相关学科专业范围内选派。教师党支部书记任期内应保持相对稳定,对一些目前符合党建带头人要求,但不具备学术带头人培育条件的教师党支部书记,可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安排,不搞“一刀切”。

3.培养后备队伍。各院系党委要注重加强教师党支部书记后备队伍建设,建立“双带头人”后备人才库,明确培养规划,实行滚动管理;重视把教学科研骨干教师培养发展为党员、把党员教师培养成教学科研骨干;注重把热爱党务工作、教学科研能力突出的青年教师党员选配为教师党支部副书记或支部委员,协助支部书记开展工作,作为后备人选进行培养锻炼。针对各院系党委建立的后备人才库,学校党委实行“双带头人”骨干教师培训计划,定期举办规模小、层次高的专题研讨班(如新时代国家发展与党的建设专题研讨班),每年3月将由各院系党委梳理上报本年度推荐的后备人才骨干教师名单。通过校领导直接联系、高层次研讨课程、小团出访实践教学等方式,积极联络、发展骨干教师和学术带头人,将此培训计划作为选配和培育“双带头人”的长效机制固定下来。

(二)建立健全培养培训机制

1.完善培训体系。分级负责、分类实施,形成校院齐抓共管的全覆盖、有层次的培养培训体系。学校党委、党校、党委组织部等负责制定总体培养规划和年度培训计划,围绕“双带头人”培养标准和要求进行提升。每年面向全体教师党支部书记至少组织安排1次集中轮训;每年面向各院系党委推荐的优秀教师党支部书记及党员学术骨干组织安排“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训示范班”;同时定期开展后备队伍培训、专题业务培训。院系党委负责实施日常培养培训。

2.丰富培训内容。以教学科研业务、党务工作、领导力和群众工作等方面知识能力的学习培训为主,开展体系式学习、针对性解读、融合式讨论、案例式教学、项目式研究,增强党务工作能力,提升业务工作水平。对教师党支部书记及各类参训学员每年参加学习培训的时间进行规定,要求完成一定的学分,纳入党校培训体系。

3.创新培训方式。采取集中授课、自主选学、小组研讨、实践参访、在线学习等方式,将党务培训与业务培训、校内培训与外出培训、现场培训与网络培训等有机结合,实行个体化“菜单式选学”,自主择训,提高学习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建立健全作用发挥机制

1.注重思想引领。教师党支部书记要带头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抓好党支部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把讲政治的要求贯穿教育教学和科研活动全过程,认真落实《党支部工作基本规范》和“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等制度,深入开展党支部主题活动,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2.凸显业务引领。教师党支部书记要做好党建工作与教学科研的有机融合,同频共振,同规划同落实。充分发挥教师党支部书记的学术威望和影响力,团结带领教学科研业务骨干和拔尖人才,推动教学科研创新创优,形成党员、教师争做教学科研骨干的良好氛围,增强党支部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3.发挥示范作用。发挥教师党支部书记在政治引领、支部建设、团结凝聚师生、促进学校中心工作等方面的示范带头作用,解决实际问题,增强教师归属感获得感,引领带动教师党员在日常教学科研生活中亮身份、树形象,带头攻坚克难,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四)建立健全激励保障机制

1.完善组织保障。教师党支部一般按院系内设的教学科研机构设置,根据实际需要,可依托重大项目组、专业或方向课题组、创新团队、科研平台、实验室等建立,探索建立党政共同负责的工作机制。教师党支部书记一般应兼任院系内设机构负责人职务,鼓励院系内设机构党员负责人担任教师党支部书记。

2.加强制度保障。建立教师党支部书记参与讨论和决策本单位重要事项机制,重大决策党内先讨论,重大政策党员先知情;院系党委会、党政联席会议、学术组织会议等讨论涉及支部重要事项时,应邀请党支部书记列席;职工年度考核、专业技术岗位评聘、评奖评优、干部选任时须征求党支部书记意见,发挥政治把关作用;积极推荐符合条件的教师党支部书记加入院系教代会执委会等组织,健全校院两级党组织班子成员联系教师党支部制度,加强工作指导,帮助解决问题。

3.落实待遇保障。学校党委以多种形式表彰奖励优秀教师党支部书记;落实北京市委教工委一线教师党支部书记补贴,研究设立校级、院系级合理有效的党支部书记津贴。党支部书记工作量,同其他社会工作一起计入本单位工作量考核系统。

(五)建立健全管理监督机制

1.强化目标管理。把教学科研、学科(专业)建设等业务工作纳入党支部书记目标管理,教师党支部书记要根据党务和业务工作实际,在征求党员群众意见基础上,提出任期和年度工作目标并报院系党委审核备案。

2.完善考评体系。建立健全教师党支部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年度述职评议考核制度,突出支部工作成效和党员师生评价,重点考评支部班子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党员教育管理等党建工作和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等业务工作,体现业绩导向和过程管理,对工作实绩突出的教师党支部书记予以表彰,对履职不尽责、工作成效低、群众评议差的应视情况给予批评教育或做出调整。

四、组织实施

1.抓好部署推进。学校党委把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纳入学校党建工作和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整体规划,列为学校年度党建工作重点任务。党委组织部、党委教师工作部和院系党委每年对教师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情况进行全面摸底,坚持试点总结、梯次推进、精准施策,实现教师党支部书记中“双带头人”比例逐年提升,2020年底前基本实现全覆盖。

2.压实工作责任。明确党委主体责任,推动形成学校党委统一领导,党委组织部、党委教师工作部负责统筹协调与督查指导,相关部门协同配合,各基层党组织负责具体实施的工作格局。每年至少开展1次专题研究和专项督查,及时解决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实施情况,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作为院系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工作的重要内容。

3.形成长效机制。各院系党委要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加强教师党支部书记履职过程的管理与监督,注重总结推广、不断探索创新,大力宣传先进典型和经验做法,切实发挥榜样的示范带动作用,形成政治有待遇、工作有平台、发展有空间、经费有支持、作用发挥有氛围的长效机制。